关注医疗机构健康素养:提升患者健康素养水平的新思路
发布时间:2025-01-23

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,现代化医疗机构的环境与设施虽然改善了就诊体验,但也给部分患者带来了新的挑战。以自助挂号机为例,它缩短了就诊等待时间、提高了诊疗效率,但对患者提出了较高的使用要求。识字少或文盲的患者、视障患者以及行动不便的患者往往难以熟练使用这些设备。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个体健康素养的差异,也揭示了医疗机构环境对患者健康信息获取的影响。

在这种背景下,如何通过优化医疗机构的服务和环境,帮助患者更好地获取、理解和利用健康信息,成为提升患者健康素养的新方向。

什么是健康素养与医疗机构健康素养?

健康素养

健康素养是指个体能够搜寻、理解和使用健康信息与服务,并基于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与健康相关决策和行动的能力。

医疗机构健康素养

医疗机构健康素养是指医疗机构通过优化环境和服务,使不同健康素养水平的患者更容易获取、理解和利用健康信息及医疗服务。它涵盖以下方面:

1.完善健康素养促进型管理体系:将健康素养理念融入机构管理与运营。

2.促进员工主导健康素养实践:通过培训和实践提升医务人员沟通能力。

3.建设健康素养型环境:优化医院的物理环境和信息化工具,方便患者就诊。

美国健康素养专家 Parker 提出,健康素养是个体能力与医疗卫生系统复杂性交互作用的结果。从降低医疗机构复杂性的角度入手,或许可以为提升患者健康素养水平提供新的解决思路。

如何建设健康素养促进型医疗机构?

从医疗机构健康素养的角度改善患者健康素养水平,可从以下三个层面入手:

1. 将健康素养理念融入医院管理

树立“以患者为中心”的医院文化。

制定服务于患者健康素养提升的政策和流程。

提供员工健康素养意识与技能的定期培训。

2. 提升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

使用“回授法”确认患者理解关键内容。

借助图片、视频等辅助工具解释疾病知识。

主动帮助低健康素养患者,尤其是在高风险沟通场景中。

3. 优化健康素养型环境

完善导医标识与科室布局,方便患者找到相关服务。

优化微信公众号、医院官网或App的信息化功能,提升可用性。

对护理人员的实践启示

作为护理工作者,您在促进医疗机构健康素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:

日常与患者沟通时,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健康信息。

关注低健康素养患者的需求,及时提供指导与帮助。

对医院环境和流程中可能影响患者体验的环节,积极提出改进建议。

通过努力,我们不仅能帮助患者提高健康素养水平,也能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。

来源:临安新闻网    作者:    编辑:黄晓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