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  临安区人民医院—>新闻中心
 
郑秀娟:驰援武汉的战疫“孤勇者”——“新时代临安榜样”人物系列报道之七
发布时间:2022-10-08

2020年春节前夕,新冠病毒疫情在武汉爆发,全国各地的“白衣天使”逆向而行,纷纷驰援武汉。这其中,就有临安区首位援鄂护士郑秀娟。她在新春万家灯火时出征,如同一名“孤勇者”,去远方,与新冠病毒作战。

出入ICU15年

她拥有直面生死的勇气和非凡的护理技巧

临安有成千上万名医护人员,为什么偏偏选中她?在医院中,有一个地方直面“生死”,它就是重症医学科(ICU),这里的医护人员每天与死神赛跑,分秒必争已成为工作常态。

2020年,是37岁的郑秀娟在ICU工作的第15个年头,兢兢业业守护重病患者,让她积累了丰富的照顾经验、熟练的仪器设备操作技能和遇事不乱的稳定心态。作为科室护理总代教、工作小组长,她还将自己出色的工作能力,通过“传、帮、带”分享给年轻护士们,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“郑工”。

郑秀娟一直把南丁格尔的“护士必须有一颗同情的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”奉为至理名言。早在除夕夜前两天,当得知武汉告急,医护资源和人员短缺时,她就通过微信群第一时间报名,主动请缨奔赴战疫一线。

“希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武汉的患者,让他们早日脱离病痛。”郑秀娟没有一丝害怕,只想到“到更需要我的地方去”。

2020年大年三十那天,杭州市卫健委经过综合考察,向郑秀娟发出“驰援武汉”的通知,但具体去几天、几个人去、分配到哪,都是未知数。

家人们不免为她担忧,但她却反过来安慰道:“我想只要做好自身防护,应该没什么问题。”面对未满3岁的女儿,郑秀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援鄂之旅。

56天救治70名危重症患者

抵达武汉后,郑秀娟被安排在收住危重病人的武汉肺科医院ICU病房。

因为医护人员紧缺,郑秀娟常常需要连续12小时“作战”,而ICU里室温必须维持在22℃,长时间戴着N95口罩、穿着厚重的隔离服工作,呼吸不畅、胸口发闷、汗水浸透引发湿疹和体力透支都是家常便饭。

虽然条件艰苦,但郑秀娟始终保持乐观:“当地的医护人员都很乐观、积极向上,我们都有信心能够战胜疫情!”

其中,她对救治的一位医生患者印象特别深刻:“他刚进ICU时,病况严重到一度插管、上了呼吸机,后来经过我们的努力,一点点好转了……我们就像看到曙光一样,只要病人能好起来,我们都很开心!”

更令郑秀娟感动的是,当时这位医生患者明明还很虚弱,却目光坚定:“等我康复后,还要投入到抗疫工作一线中去!”

56天的援鄂是漫长的,也是荣耀的。56天里,郑秀娟和队友们累计救治危重症患者70人,所在的“浙江省重症护理支援队”被国家卫健委授予“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”称号。

武汉的疫情得到稳定控制后,郑秀娟也踏上了回家之路,得知返程消息的那一刻,她毫不掩饰地说:“开心!这开心是两方面的,既然能回来,说明疫情得到控制,有所好转;回来就能和亲人团聚,当然开心!”

乘坐大巴离开武汉时,郑秀娟和同事们受到了“英雄礼赞”:武汉市民夹道挥手,司机鸣笛欢送,给他们最高礼遇。

“孤勇者”不再孤独

榜样力量凝聚众志成城

“去时风雨锁寒江,归来落樱染轻裳。”回到临安的郑秀娟,也成了这座城市的“英雄”。

回到家乡后,高强度工作了近2个月的郑秀娟并没有给自己放一个长假,得知医院常态防疫任务繁重,她又义无反顾地冲在疫情防控一线,积极报名参加核酸采样队,传递着“病毒并不可怕,只要科学应对定可战胜”的信念。

全民接种新冠疫苗开始后,郑秀娟还承担下临安方舱接种的相关工作。面对疫苗接种工作时间紧、任务重,医护人员紧张的情况,她依旧是那个冲在最前面的人。

在她的感染下,越来越多的医护工作者、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一线。

曾经的“孤勇者”其实从不孤独,正如郑秀娟所说,“我始终相信,只要我们众志成城,就一定是能够战胜疫情!”

今年是郑秀娟从事ICU工作的第17个年头,新春佳节,她再次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,自告奋勇去隔离病房值班。

“作为援鄂医疗队队员之一,我感到非常荣幸。我会一直用这段经历激励自己,将战疫精神传承下去。相信等我女儿长大了,懂事了,也一定会为她妈妈感到自豪。”

来源:临安新闻网    作者:    编辑:黄晓强